健康 | 症状不明显 多动症易错过最佳治疗期
2025-06-05

(本报记者 徐咏秋)“医生,他已经6岁了,但是每次要喊几声,他才有反应。除了打游戏,其他事情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你这个小孩可能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科医生王娜向孩子的母亲解释道。

对于那些格外活泼、经常不服管教、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的孩子家长或者老师,你是不是觉得很烦躁呢?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是我们眼中的“熊孩子”,他们在公共场合往往举止夸张怪异,惹人讨厌,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其实不是不听话,而是生病了!

王娜告诉记者,由于多动症患儿与正常孩子区别并不明显,父母容易忽略,导致确诊和治疗的时间延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及早了解该疾病对于家长来说尤为重要。

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患儿常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随着年龄增长,ADHD患儿表现出的核心症状有所不同。该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这种功能损害还可能进一步导致抽动障碍、抑郁、焦虑等疾病。华西二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技师王秋提示,及时诊治对于这类疾病来说至关重要。

王秋介绍,ADHD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亲属有抑郁、酒瘾等;环境因素,母亲在孕期吸烟饮酒、感染、中毒、营养不良、服药、分娩时脑损伤、早产、低体重儿等;还有就是社会心理因素。

好动与多动症不一样

一般正常的孩子即使聪明淘气,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会影响学习、成长和人际交往;多动症的孩子总是拖拉、马虎、乱发脾气,学不好、玩不好、吃不好也睡不好,与那些正常的孩子不太一样。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王秋建议家长或老师通过SNAP-IV平定量表进行初步的筛查,该评定表主要是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如果筛查结果满足:注意力不集中平均分≧1分;多动冲动平均分≧1分,则有可能患ADHD。这时候需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果明确孩子确实是ADHD,家长也不必感到害怕,通过医生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的治疗,儿童的ADHD症状是可以得到及时的控制,并改善各项功能。

很难预防 药物治疗是关键

“多动症是比较难预防的一种疾病,但早期发现后,可以通过训练,促进注意力集中,避免出现多动的症状,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王秋介绍,学龄前(4-5岁)儿童主要以行为治疗为主,在父母和老师的干预下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的,应接受药物治疗。学龄期(6-18岁)儿童青少年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行为治疗。目前国内治疗ADHD的药物主要分为中枢兴奋剂: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和非中枢兴奋剂:盐酸托莫西汀。两种药物均有一些不良反应,且这些反应与孩子的体质有关,通常学龄前孩子的不良反应略多一些。

治疗期间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由于治疗恢复时间较长,家长有擅自停药的现象,王秋说,家长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要随意停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