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类行为和情绪异常的精神障碍,医学上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数据显示:我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将近2000万,但多动症的就诊率却不到1%,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多动行为。或者不愿意承认孩子是多动症,拖的时间久了,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儿童多动症的三大特点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动为特点的精神障碍。如果某小孩的行为符合下述3大类共18项标准中的6项或更多,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而且这些行为与该小孩的发育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就可以将之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1、注意力不集中
①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粗心大意。
②在作业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于保持注意力集中。
③与他人谈话时,经常走神。
④经常不能自始至终地遵循指导和完成学业、工作任务,而这一行为并非由于自己或他人的阻挠或自己未能理解所致。
⑤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经常发生困难。
⑥经常逃避、厌恶或拒绝从事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等脑力工作。
⑦丢三落四,经常遗失东西。
⑧ 易受外界干扰而分心。
⑨健忘,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2、动作多
①手足不能安定下来,或在座位上辗转不安。
②无法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
③经常过度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合做的情景下。
④经常难于安静做游戏或从事悠闲的活动。
⑤经常无端地“忙个不停”。
⑥经常过多说话。
3、易冲动
①经常在他人问题尚未说完,就脱口而出作出回答。
②当要依次排队轮流时,经常难于等候。
③经常打断或打扰他人交谈或游戏,而不顾及他人感受。
儿童多动症怎么治疗?
多动症如果不治疗,将终身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校、家庭及社会上的功能。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患多动症的女孩中,超过3/4的人会患抑郁症、焦虑症、厌食症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将近2/3的人会出现吸毒或酗酒的问题。
对于多动症儿童要建立多层次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行为干预治疗、药物治疗、父母及患儿教育、心理教育、学校教育模式干预等。
1、药物治疗是首选方式
临床常用的有中枢兴奋剂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专注达)、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择思达)以及可乐定等。这些药物在控制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上效果不错。2011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将儿童多动症纳入中医优势病种,大力提倡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药治疗。
2、适宜的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患儿患病之后因其活动过多,冲动任性, 自我控制力差,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常常受到家长、教师及周围儿童的批评、责备和异议,日久患儿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缺陷,而且病程越长, 病情越重,患儿心理缺陷就越加明显和严重。有鉴于此, 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