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是信息出入中枢重要的生理心理活动现象,它伴随心理过程产生和存在,同时对各个心理过程施以重要影响,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它使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并获得必要的驱动力。它受到心理学、生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这与它在人们正常生活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
注意缺陷是感统失调的基本特征之一。
注意的属性
注意是个体趋向并关注一定对象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表现出特定的属性、特征和形态,并受关注对象属性、个体发育水平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等影响。注意作为中枢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具有多种属性。但从教育干预及儿童康复训练角度来考虑,人们更关注它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有选择地关注特定的对象,启动了个体将心理过程聚焦于特定对象。故,注意的指向性用以保证个体心理活动能清晰而准确地把握特定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持续关注特定对象的深入加工过程,忽视或避开其他刺激事物,确保感觉器官充分摄入“特定对象”呈现的刺激信息,以及中枢对摄入信息的充分反映和分析。注意的集中性保证个体对注意对象有更深入完整的认识。
指向性和集中性统一于同一注意过程,确保注意的产生和维持。
1、丢三落四:
经常忘记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经常把文具、书本作业本忘在家里;
2、老是忘记:
课文、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历史事件等,经常学了就忘了,复习后也记不住;
3、学习效率低下:
经常六七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还没睡觉,一天忙到晚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效率低下;
4、学习吃力:
学习上感觉很吃力,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
5、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做作业的时候老是精力不集中,不知道思维跑哪儿去了。
一般有注意力缺损的孩子有如下一些特征:
1、上课容易开小差、说悄悄话,小动作比较多;
2、逃避需要持续用脑的工作,看上去好像不喜欢动脑子;
3、写作业漫不经心,读书定不下心来,抄作业抄错题目,做题抄错答案;
4、跟他讲话爱答不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5、做事情刚开始兴致勃勃,不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了;
6、容易健忘、丢三落四、心不在焉;
7、情绪容易冲动、控制能力较差;
8、心理或行为比较幼稚,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9、低自尊,表现出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
10、不良的社交技能,表现为没有固定的朋友,不能很好地与同龄的小朋友相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种的训练方式:平衡力训练、协调能力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听觉能力训练、视觉能力训练等等。
下面先说说平衡能力的训练。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个物体仍然或变成处于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是合力为零则这几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平衡能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运动能力发展,促进大脑发育。对孩子进行平衡力训练,对孩子提升注意力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介绍几种平衡力训练的方法:
1、站立法:睁眼单腿站力(每天两到三次,每次30秒左右);闭眼单腿站立(每天两到三次,每次30秒左右)。
2、站桩法:利用石头、树木等,站在上面练站“桩”功。
3、跑步刹车法:孩子在跑步中随时叫停(由慢到快训练)。
4、顶书走线:走直线、走圆线;可以睁眼,也可以闭眼。
5、旋转法:在转圈中突然叫停(注意安全)。
6、走平衡木:用砖头或树木代替。
7、坐滑梯:下滑时保持平衡坐姿。
8、跳蹦床:在蹦中保持身体平衡。
1:年龄对注意力的影响
2岁以下:以无意注意为主
2岁:约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5分钟
6岁以上: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注意力的品质也会提升,这就是孩子对新异事物如此敏感的原因。
2:注意力训练可以改善注意力差
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大多数儿童注意力差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就是因为家长没有重视或者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因此当家长发现儿童注意力差的时候必须及时的纠正!
3、认知能力弱,理解力差,视听知觉发展不足
4、营养不良,如偏食、挑食等。
5、发育比较迟缓。
8、某些生理疾病。
某些脑区功能的缺陷也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这些脑区活动比较弱,就容易引发问题。其中,以儿童多动症也叫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为最典型,它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这些孩子几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种事物所吸引,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感兴趣之事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大约有1/3的儿童多动症患者病情会延续到成年,并且会带来后遗症,如性格问题等。像这类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到医院给予治疗。
3、心理原因:
1、孩子不善于转移注意力。如:孩子在听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可能受其中某些情节的影响而忽视了妈妈的提问,出现分心现象。
2、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
3、孩子大脑反映快,接受能力强,特别有些孩子一点都透,课堂上老师讲知识的很快掌握后,就不再专心听讲。
4、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关注,或者为了逃避父母给予的过重的负担,便下意识地通过一些行为来达到目的。
拼图
注意力训练的方法:
1:拼图
让孩子玩拼图,拼图要选儿童熟悉的、喜欢的形象,比如小动物、卡通形象等,让他完成后有惊喜、亲切的情感收获。如果儿童入门困难,可以让他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指点他注意图块拼接处的特点。拼图游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欢拼图的孩子,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研究、拼搭。注意,拼图的难度要逐渐加大,要让孩子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对拼图的热情。
2:辨音法
能训练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还有助于消除疲劳,增强孩子听力
3:玩游戏
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游戏时让孩子独立进行成一项活动,(如:画画,读儿歌,拍球,数数,走直线等),家长人为设置干扰,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例如:让孩子把乒乓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家长在旁边进行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孩子必须抗住干扰,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完成游戏。类似的这种游戏,对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4:口令
家长说一个口令,孩子按照发口令做动作。例如说:向前一步走,那就做向后一步退。可以家长和孩子轮流发布口令。
5:图片分辨
一幅图片上,有长耳朵动物,比如兔子等,有短耳朵动物,比如熊猫等,长耳朵和短耳朵动物各两三种。让儿童找出长耳朵动物,再找出短耳朵动物。这个游戏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的屋子和没有烟囱的屋子……也可借助专门的找不同的书或游戏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