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话题
难以识别的多动症
提及多动症,许多家长的反应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动个不停,调皮又不听话。殊不知,活泼好动并不等于多动,多动症表现多样且难以辨别。
专家表示:
儿童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属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在中国,儿童ADHD患病率为6.26%,约2300万儿童患者,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是多动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的确,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并不低(有报道称大概在5%左右,即每20个孩子就有1个是多动症),它也确实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疾病之一 ,但生活中这个词很多时候是被滥用了。
有些家长,内心无法接受孩子成绩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甩锅给“多动症”。而另一些家长呢,说自己孩子有“多动症”其实并不是担忧,只是想秀一下自己娃有多活泼而已。但这样随随便便给娃贴上疾病标签,是不利于宝宝身心发展的。
很多家长就说了,是不是多动症不应该是由专业医生诊断的吗?为啥误诊率会这么高?
这是因为,多动症虽然是一种病,但并没有明确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医生下诊断时,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反馈(而这些反馈都有局限性,可能没那么客观)。
患有儿童多动症症状具有以下特征:
1、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儿童多动症症状最突出的问题。比如,患儿常常不能专心地做任何事情,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做事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就是玩玩具也是东一个,见异思迁,做作业没有父母的督促根本无法完成。
2、好动。患儿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坐不定,站不定,活动常常无目的性,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自控力很差,这也是儿童多动症症状。
3、学习成绩差。这些儿童智力与学习成绩不成比例,也就是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很差,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的儿童多动症症状。
4、其他的行为问题。绝大多数的儿童多动症症状都是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恶作剧、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光具备这几点还不够,在诊断多动症时还要满足以下几点:
在12岁前出现症状,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且症状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症状出现是不分场合的(至少出现在2个不同环境下),不管在学校、在家还是在户外玩耍,都会有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症状严重影响(中度以上)了学业和社交;排除其他疾病(如甲亢、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等)。
济南六一儿童医院专家指出,如果前面讲的几个条件全都符合,高度怀疑娃确实有多动症,那就应该及时找有经验的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医生,来帮助孩子明确诊断。如果确诊多动症,就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行为治疗和(或者)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