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开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1这样训练超有效!老师、家长赶紧保存吧!
2024-05-16

曾经听到一位家长说,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故意捣乱,或者弄出一些小动作来引起关注,虽然孩子受到批评,但却表现地很开心。

为此,家长感到费解。其实,缺乏陪伴的孩子,会在做作业的时候,故意分心来吸引家长关注,而这种行为只会被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须知,如果家长能主动多一点关注和陪伴,能为孩子增加一份稳定的情绪。

说了这么多,下面给各位家长和老师介绍训练注意力的实操方法:

1、接数游戏

大人开始先报简单的几位数,让孩子复述,大人再不断地增加一位数,让孩子复述。每次只增加一位数。比如,大人报“135”,孩子重复一遍,大人再报“1354”,孩子再重复,大人再报“13545”,孩子再重复,以此类推。

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

坚持每一天比前一天增加一位数或者更多位数,相信在不断的训练中,能增强记忆力,也能增加注意力集中时间。

2、圈字游戏

家长随意写下一长串数字,然后让孩子把表中指定的数字全部打圈。例如:在随意写出的一些数字中:3650236652536226023695009074720025820582058205812425635142521287891218820407993----1882040799318820407993

圈出所有的7,也可以让孩子从指定的一篇文章中圈出指定的汉字,如:圈出所有的“的”字。

3、反口令

家长说一个口令,孩子按照口令做动作。例如说:向前一步走,孩子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向后退一步,可以家长和孩子轮流发口令。

4、模仿秀

打开电视,观看5分钟小视频,然后让孩子模仿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台词等,尽量百分百还原剧情。长期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以及模仿能力。

5、走迷宫

在网上可以找一些迷宫图,打印出来,让孩子直接在图上找出入口,在找的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或者笔在图上画路线,只允许用眼睛寻找,寻找过程中可以进行计时。

有些孩子注意力方面可能比同龄孩子相差较多,需要通过一些专项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注意力,下面林老师给大家分享下全脑课堂上通常会用到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舒尔特方格法

舒尔特方格最初是美国空军用来训练飞行员的一种工具,可以极大提升受训练人员的注意力以及视幅等等,现在也通常会在全脑课堂上用作注意力训练或者快速阅读训练。

在进行训练的时候需使用秒表,用于记录每一次测试的时间。也可以将其中某一个数字掩盖,训练时将其补齐,同样也需要记录时间。

2、史楚普叫色测验

图片

可以让孩子读出上图中字体的颜色(并非字的读音),然后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当孩子能够快速说出正确的答案的时候,表明他已经开始或者已经进入右脑状态,这时的学习效率相对比较高。

3、什么东西不见了

摆出几样东西,让孩子看上1—2分钟,再让孩子闭上眼睛,拿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东西,再请孩子说说什么东西不见了。(提示:可先从少数几个东西开始,等孩子记忆力增强后,再逐渐增加东西的数量和拿掉的数量。)

4、黄卡或曼陀罗卡训练

图片

黄卡(曼陀罗卡)在全脑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自然不用多讲,属于全脑开发训练课程中最基础的训练项目,经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注意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5、冥想训练

冥想,不论是在西方的全脑训练体系还是从传统佛道儒演化过来的全脑训练体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环节,经常练习冥想,注意力自然就会提升,冥想时建议背景音乐为α波音乐。

感觉统合训练(感统训练)目前在国内主要用来矫治多动症,或者对低年龄段的孩子在注意力训练方面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高年龄段孩子(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注意力水平提升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过耳成诵或者过目不忘

在全脑开发训练体系中,很多训练项目在注意力提升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效果。例如高等感知能力训练、照相记忆训练都会快速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照相记忆训练中的过目不忘及过耳成诵对提升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图片

基于全脑开发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林老师——188204079993权当抛砖,开启一下大家的思路,省得很多家长整天发愁,四处寻找如何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并且在训练过程中不坚持、不注重系统性训练,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注意力造成更大地破坏。

右脑耳机对注意力提升是否有用?

前段时间曾有家长问到林老师,所谓的右脑耳机对注意力的提升是否有用?

林老师在这里向大家阐明,这个自然是有用的,但是有用的是α波音乐,和耳机有关系么?

只要在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播放音乐的设备音质好一点就可以(最好可以定时),或者用淘汰的音质比较好的手机(或者MP3播放器)也可以。有必要专门花费几千大元买一个耳机么?

粉丝惊喜:联系林老师可以免费获取α波音乐哦!!

图片

另外,心理学上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注意,这种注意带有目的性,并受到人的主动控制。比如,读书是有意识地关注书中的内容。

“无意注意”是一种无目的的注意,这种注意往往受到外界影响,并因此改变注意力。比如,忽然传来某种声音,并成功吸引了注意力。

对于孩子来说,无意注意在他们身上表现突出。

不过随着成长,以及后天在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慢慢地就会以“有意注意”为主。即有意识地让自己注意力集中。

因此,面对容易走神、分心的孩子,家长更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更重要的是,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去培养。如上文谈到的8种方法。

培养专注力,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也希望家长们都能多点耐心。成长,本来就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转发给需要的家长朋友吧。

相关资讯